写那暗流涌动的过往——读洪放的《鹊桥会》

时间:2025-11-28 14:32:35 编辑:Wendy 来源:《长城》
分享至

洪放的短篇小说《鹊桥会》有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写一家公司的一次团建,组织者乐耶是这次团建的主导者,参与这次团建活动的,则有公司的老总和老总助理开若琳,还有其他员工。暗线则是写乐耶和开若琳多年前的感情经历。在这段过往中,开若琳有另一个名字——开悦。乐耶和开悦曾经是同门,曾经深深爱过彼此,最终却分开了,分开后又阴差阳错地成了同事。过往的一切,并没有成为过眼烟云,而是暗自存在着,让乐耶一不小心就会回到爱与痛的边缘。暗流涌动时,过往并没有真正成为过往,而是参与着当下的一切。过往又终归只是过往,缘来缘灭,物是人非,一切皆是命定。

《鹊桥会》中的明线和暗线,拆开来看,都不新奇。它是寻常的,可以在你,在我,在任何人身上发生。是的,《鹊桥会》并不以新奇的经验取胜。希望带着猎奇的心理阅读小说的读者,在面对这篇作品时,恐怕是要失望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篇小说没有可读性,并没有打动人的地方。人生在世不称意,《鹊桥会》对这种“不称意”的表达,就非常能打动人。

在设定明与暗两条叙事线索后,《鹊桥会》对这两条线索的展现,也颇见功力。小说里对故事的讲述,充满了悬念且让悬念逐渐显现。此外,《鹊桥会》也重视氛围的营造,重视人、事和物的互相映照,景象、物象与心象互为表里,融为一体。这种写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常见的,在当下的小说创作中,却不多见。这种不多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它要求写作者有足够的写作功力。此外,它要求写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功力不容易有,有功力的,也未必有耐心。耐心在凡事加速的社会氛围中,是不容易持守的。耐心如此难得,而耐心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又十分重要。

《鹊桥会》是一篇有写作技艺、而且充满叙事耐心的小说——这也是它能打动人的地方。这篇小说最为动人之处,则在于对人世和人心的理解。人生而不称意,这是悲剧性的限制,或是宿命。同时,人又总是有欣喜的、热烈的时刻,有欲望,有欢喜,有所爱。《鹊桥会》中写到乐耶,曾有这样的描述:“他觉得自己是一块火石,早已燃烧透了。虽然没有成为灰烬,但至少不会再有炸裂和激情了。”燃烧正当时的那份炽热,那种从内向外而爆发的光和热,是让人难忘的。《鹊桥会》中还写到,乐耶在打量他和开悦(开若琳)之间的种种时,曾想到物理学上的量子纠缠。“量子纠缠的玄妙与美好,让他差点流泪。也许人就是宇宙间的一个个量子,无论多远,只要曾经有过,就会纠缠终生。只是这种纠缠,带着欢乐,也带着痛苦;有时,它们在天穹上跳跃;有时,却只能在深谷中暗自开花。就像这在谷中,两个抽到相同签号的人,他们相逢的结局早已注定。但相逢之后,他们能看见什么,得到什么,幻灭,还是新生?没有人知道。”何止是爱情如此,人在世间所经历的一切因缘际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可以说,《鹊桥会》既写了职场和情场的纠缠,也写了人生在世的悲欣交集,写得有技巧,有耐心,让人感之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