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府书展期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十五五”时期出版业改革发展研讨会暨《2024—202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指出,市场形势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加速,导致读者阅读习惯、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应对市场变化,出版业“十五五”时期要紧紧抓住优质内容建设这个根本,推动出版业优质内容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双向赋能,并通过品牌和内容价值链的延伸不断拓展新市场、打开新空间。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提到,展望“十五五”,出版企业如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出版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增长新引擎、守牢数字时代出版主阵地,都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据悉,作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出版产学研专家团队共同精心打造、深耕多年的权威品牌项目,《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已连续出版20年,即将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24—202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为该报告的第21册。
扫描速览
出版业发展四大特点、五大趋势
报告显示,2024—2025年,中国出版业发展呈现四大新特点。一是AI重构出版新生态。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4年9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知识服务的影响研究》报告显示,55%的出版机构已开始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其知识服务中。AI从内容生产工具助手走向数智大脑,促进出版业态创新与价值链重构。通过构建垂直领域知识大模型,出版机构将专业内容资源转化为可计算、可调用的智能资产,为知识服务的场景化、精准化供给奠定基础。二是多维跨界融合发展。一方面,“书店+”实现从“传统图书卖场”向“本地化文化服务商”的转型。另一方面,“出版+”拓展产品边界,实现文化增值。2024—2025年,出版与影视行业的深度融合尤为突出,《我的阿勒泰》《哪吒之魔童闹海》均为典型案例。三是内容电商重塑发行生态。一方面,线下书店、平台电商向内容电商拓展。另一方面,出版机构加速自播渠道建设。此外,流量入口争夺加剧,直播格局加速演变。四是文化出海亮点纷呈,出版走出去打开新局面。2024—2025年,我国在文化出海领域取得多项优异成绩。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游、网文、网剧成绩斐然。
报告预测了出版业未来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从“图书制造者”到“知识生态运营商”的业态升级将成为传统出版机构的转型方向。随着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传统出版机构将不再是单纯的内容生产者,而是成为连接AI工具、UGC创作者、超级个体与用户的枢纽,通过输出标准、技术、服务实现价值整合。
二是渠道反哺出版生态重构,推动出版业从“以产定销”转向“以销定产”。定制图书凭借“以销定产”的核心逻辑与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成为行业应对冲击、重构话语权的关键路径,推动销售端与出版端形成深度协同的正向循环。此外,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有助于出版发行生态的重构。
三是以新技术赋能阅读,AI+阅读将重塑知识获取范式。生成式AI、区块链、VR 等新技术将深度融入阅读领域,推动知识获取范式从“信息接收”向“认知共创”转型,但需平衡技术效能与人文价值,破解“双刃剑”困境。同时,需防范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阅读鸿沟”的加深,增强老年人数字媒介素养培训,在各类基层服务设施中保留纸质服务选项。为避免信息茧房带来的负面效应,应为数字平台设立“技术应用红线”,禁止算法过度干预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书目选择。
四是智能体建设将推动行业迈入“自主智能”新阶段。未来几年,出版业智能体建设将向具备自主性、任务专一性、反应性与适应性的“自主智能”演进,成为重构出版价值链的新型基础设施。
五是图书零售渠道还将继续分化,各细分渠道服务多样化读者。差异化的零售细分渠道,多样化的图书销售和服务方式都将成为图书零售市场的一部分,分别满足各自针对性的读者阅读和服务需要。
研讨交流
共探“十五五”时期出版业改革发展新方向
会上,围绕新时期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等,多位专家业者参与研讨,建言献策。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彭斌表示,未来我国科技出版需要完善品种结构和运营模式、提升科技出版品牌和影响力、建设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注重国际化市场与运作、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提到,转型升级、业态创新应成为“十五五”时期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基调,必须打好技术基础,建立技术团队,提升全员技术素养。打好用户基础,经营用户是数字化的必备工作。打好内容基础,数据集可能是未来的一种出版形态,出版业需要打造专业化、体系化、富媒体化的优质内容。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谢清风认为,出版企业要通过系统性变革、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人工智能出版技术研发、平台化运营、国际化布局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重塑出版生态。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杨伟结合数据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将加速图书零售渠道的变革和发展。二是渠道端服务会更加垂直和扁平。三是用户导向和内容价值将成为渠道发展的底层逻辑。四是渠道变革中,将强化出版品牌和整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