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文津图书专题书架阅览相关书籍 卢旭 /图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大学生张洋一大早便来到国家图书馆。他不仅观看了文津图书评选推广活动二十周年回顾展,还在视听服务空间欣赏馆藏黑胶唱片,享受着悠闲的阅读时光。“平时一有时间就会‘泡’在国家图书馆里,今天恰逢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这里看书、听音乐,有那么点小小的仪式感。”张洋说。
为迎接2025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第30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连日来推出了以“书香无界 智联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发布第二十届文津图书与宣传推广、组织读者参与互动体验等,与读者一起品味书香,书写新一季的阅读故事。
4月21日,“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图艺术中心举办,现场揭晓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结果,推荐社科类、科普类和少儿类年度佳作,还发布2025年“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名单,启动“文津二十年好书中国行”活动,联合图书馆界、出版界,邀请作者、评委、编辑等,开展文津图书系列阅读活动。“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代表靳东重温了王蒙先生在文津图书初创时的寄语,将活动推向高潮。
文津图书评委卜键表示,本届参评图书各具特色,既有学者耗时多年完成的学术巨著,也有揭示大国崛起奥秘的通俗读物,从展现生活诗意的艺术视角到提供智慧启迪的名人传记,再到探讨社会发展前沿观点的作品,题材广泛且贴近大众生活。本年度的文津图书题材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趋势,涵盖了历史、艺术、人文、法律、社会、文化等领域,为读者带来思想盛宴。在文津图书二十周年之际,评委会期待其能持续成长,成为写书人、出书人和读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并在未来发展成百年品牌。
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文津图书,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推出“天光云影一廿之间——文津图书评选推广活动二十周年回顾暨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展”,展览通过4个板块向读者展示文津图书的成长过程、历届文津图书中值得回顾重读的书目、第二十届文津图书的评选结果,以及来自评委、作者、领读人和读者的寄语,并利用多媒体影音,全方位向观众展示文津图书的相关阅读推广资源。
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文津厅,昵称为“小图”的国家图书馆数字馆员顾朝夕已经上岗,为公众提供智能化咨询服务。读者可通过触摸屏与“小图”进行语音交互,实时获取馆内相关服务信息,享受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2024年上线的智能问答系统,对语料数据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系统的服务效能,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问答匹配、更全面的回答内容和更智能的交互体验。
不仅如此,国家图书馆还推出了一批应用新技术的创新服务。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行。该平台是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汇聚全国180家古籍存藏单位的珍贵古籍资源约1.1万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古籍全文数字化、自动句读、文白翻译、繁简转化等功能,结合大语言模型提供提问式检索等服务。已经上线的“国图导览”微信小程序,可帮助读者轻松获得馆内实时路线导航、馆内活动及场馆信息、位置分享和VR漫游等服务,极大提升读者到馆体验。
4月22日起,国家图书馆联合新浪微博、全国图书馆界及社会各界推出“全民读书季”第七季系列活动,通过“科技+人文”的创新融合,展现AI时代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能力,传递阅读的人文价值,见证科技为阅读注入新活力。活动通过发布视频、深度访谈、读者互动等形式,探讨AI对阅读的影响;新浪微博启动“数字阅读白皮书”项目,通过基于微博用户的行为分析,采集阅读相关数据,收集图书馆阅读推广典型案例以及阅读领域热点事件,解读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趋势,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
为了让读者深入体验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中文图书区开展了“馆员体验日”活动。读者在馆员带领下参观了总馆北区中文阅览室、阅览专区及特色书架等,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读者深入体验馆员的业务工作。
在国图文创空间,“从国图上车·与知识同行”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将持续至4月26日。活动现场设置“智慧安检”互动答题区、“阅读性格测试”主题车厢打卡区、“梦想许愿墙”等互动装置,并举办“馆内寻宝”、打卡集章、文创市集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读者还有机会获得活动纪念品。
在国图艺术中心,由国家图书馆、长江文化促进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陈铎艺术创作室主办的“世界读书日音乐朗诵会——和你一起读·长江”成功举办。活动以朗诵为桥梁,展现现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倡导大众同读中国、读世界、读时代,为新时代阅读与朗诵新风尚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