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荷花淀派文学馆在雄安新区正式开馆。
4月26日,荷花淀派文学馆在雄安新区正式开馆。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铮 摄
荷花淀派文学诞生于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家,以独特风格、丰富内蕴、战斗文字,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荷花淀派文学馆坐落于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集展示、教育、宣传、交流、收藏、研究等功能于一体。荷花淀派文学馆的开馆是对悠久历史文脉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继承弘扬,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果的文化彰显,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起点。作为国内首个以荷花淀派为主题的文学馆,其设计融合传统水乡美学与现代科技,打造“湖中院落”的文化意境。馆内主展厅以时间为轴系统展示孙犁先生生平与创作历程,生动形象地复原同口小学任教和耕堂等场景,馆内陈列手稿、书信等珍贵物品,声音互动装置辅以水鸟飞动、船只穿梭的声音,将观众带入诗意交织的文学世界。
“七十多年前,我的爷爷孙犁先生以一支笔、一颗心,将白洋淀的芦苇、荷花与人民的英勇抗争凝结成永恒的文字。1936年,23岁的他来到白洋淀畔的同口镇教书,这里的苇荡、渔舟、荷香与质朴的乡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开幕式现场,孙犁的长孙、天津日报副刊编辑孙瑜深情地说,荷花淀派文学馆在雄安新区开馆,是对孙犁文学精神的延续——让文学的根脉深扎于土地,让历史的记忆照亮未来。这座文学馆将让后人看到:雄安新区的“新”,不仅在于高楼与科技的崛起,更在于对历史文脉的敬畏与传承。
活动现场,孙瑜还向荷花淀派文学馆捐赠图书,天津画院原党组书记陈英杰向荷花淀派文学馆捐赠与著名画家霍春阳合作创作的美术作品《池荷闻暗香》。孙犁文学奖组委会代表发布《孙犁文学奖征稿启事》,鼓励广大文学创作者勇攀艺术高峰,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彰显人文精神的精品力作。活动结束后,来自全国的作家代表将深入新区建设一线开展采风创作活动。
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尹学芸,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刘建东,著名诗人、画家,白洋淀诗歌群落和朦胧诗的主要成员林莽,雄安新区领导,省文联、省作协、孙犁后人代表、作家代表、孙犁文学研究学者代表、安平县有关负责同志、新区文学爱好者和学生代表共计13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