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谢冕,1932 年出生,福建福州人 。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 。北 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 。 曾任中华诗学研究 会名誉会长 。对新时期中国诗歌的理论建设以及对自朦胧诗起步的 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起到引导推进作用 。 1940 年代末期开始诗歌 写作,主要以文学研究者、诗歌评论家身份面世,淡化诗人身份。 2022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爱简》,复以“90 后 ”的诗人 形象惊艳诗坛,堪称新归来诗人的“精神活化石”。本辑作品选自诗 集《爱简》。
谢 冕
摸 索
像是个刚出生的婴儿
我们来学习走路
——来探讨这个陌生的世界
我们摸索着,爬着,方晓得
除了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以外
别有一个天地
好些事使我们觉得新奇
好些事使我们发生阻碍
——愈摸索,愈深入,我们就愈欢喜
当我们会走路的时候,当我们看见
绿色的原野和辽遐的苍穹
第一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
(1948.9.25)
小纸片
那时节,你最需要支持
有思想的人是痛苦的
每次送你,月亮总在背后
也许,真的我们相见得晚了
也许,真的,我们相见得很恰当
永远保留着这种单纯的、浓浓的思念
又痛苦又幸福的思念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这就非常非常地好
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呢
作者按:1967 年最严酷的岁月,我没有留下任何文学(也许有许 多的“检讨 ”和“交代”,但都找不到了)。 这里的“小纸片 ”是来在一个 笔记本的内包封的,意外地留存了,约莫是 1967 年残留的文字。
寻找月亮
来信:中秋无月
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
寻找月亮
不知道月亮在何方
我知道她曾在高高的天上
照着我,照着我亲爱的土地
我的绿色的故乡
她是明亮的天灯
给没有亮光的黑夜以无涯的微茫
她是晶莹的明镜
照亮坎坷的歧路,泥潭里不尽的肮脏
她以无私的光辉
寻找月亮
不知道月亮在何方
我的眼前一片暗淡
茫茫无边的夜路啊,夜路无边的茫茫
只有那蛊惑的绿色的鬼火
只有那躲躲闪闪的萤火的微光
它引诱我变成自入的幽灵
在黑暗的效原上游荡
我绝不屈服,我怀念我的明月
我的信念在沉沉的暗夜里发光
寻找月亮
不知道月亮在何方
我知道她在云层的深处
她已被无边的浓云所埋葬
我恨不能化身雄壮的天鹰
吞下漫天的乌云,给人间以耀眼的辉煌
我愿化作她的一线光辉
照亮我挚爱的乡国,表达我
热爱的衷肠
我要以她圣洁的形象
使人怀想
怀想春草沐浴着朝露的清香
怀想寒梅伴月的银霜
寻找月亮
不知道月亮有何方
我知道美好的东西不会死亡
她在那遥遥的天上
在那遥遥的天上
有我亲爱的月亮
那是我理想的乡国
那是我灵魂栖止的水晶殿堂
无瑕的玉兔是我寂寞的侣伴
还有高雅的丹桂的飘香
寻找月亮
寻找月亮
(1970.10.12 鲤鱼洲)
沙漠的歌
我是在荒园,我是在天边的沙漠
风沙装扮喧哗,驼铃述说静默
幼觉中的绿洲,梦境中的村火
我失望,我渴,我是无语的骆驼
不奢求清漪的微波,不祈望奇花与异果
沙原上单调的步履,述说我单调的生活
岁月夺不走青春,我有青春的脉搏
沉默非我的夙愿,我迈步,故我在工作
我召唤春临荒漠,杨柳的婆娑
耐不住难耐的寂寞,我的心灵要唱歌
尽管这是多么艰难,我因而要受折磨
但我仍然要歌唱,这可能是灾难,也是快乐
(1971.1.26 除夕夜,鲤鱼洲灯下)
墓 铭
为了做一个真实的人
他整整苦斗了一生
(1971.1.31)
北 京 (玉带桥)
趁着晚凉
游艇驶向玉带桥
你的黑色的裙裾在轻轻地拂动
荷花和芦荟 ①
捧起了玉带桥
仿佛彩色的云
映衬着洁白的长虹
这时节
玉泉塔影沉思在一抹斜阳之中
而且,还有无尽的蛙鸣
你轻轻地说
你拣回了失落的水乡的
童年的梦影
然而,什么时候呢
我们能够并肩站在玉带桥下
寻找那失落的花香与蛙鸣中的
我们那又幸福又凄凉的
轻轻的喟汉呢
注①:芦荟疑为芦苇 (1971.4.15—18)
爱 简
痛苦与忧愁叩打我们的大门 ,
比幸福与快乐发出更大的声响
——(英)赫胥黎
又是秋天
萧瑟的秋风
摇撼着白杨的叶片
我看见,叶儿慢慢地黄了
飘落,飘落在萧瑟的湖边
在湖边
老人的白发在增添
孩子丢失了童年
尽管秋阳微笑而且温暖
湖水也泛着好看的涟漪
岁月无情
才种的白杨也爬过我们高尚的窗前
在湖边
我们的小楼平安
依然的红墙,依然的绿窗
依然柔和的台灯的光线
照着我们倚肩而读的书案
那小楼
那燕子曾来筑窝的屋檐
梦也似的飘过
你的长长的发辫
你的黑色的裙沿
夜晚
湖边的灯火阑珊
想象中,你正俯首翻读芳香的书卷
清晨,荷叶上珠露清圆
宛若你在阳台理妆
对着朝雾的漫漫
然而,盆花萎了
尘封的紫瓶
也失去了透明的光艳
又是秋天
又是秋天
我回来了,我们终于不能相见
我寻找
我呼唤
空虚,回荡在沉寂的空间
不是无可挽回的死别
唯其此种人为的隔绝
使我心坠入悲伤之深渊
永远无以平填
有时我恨我的软弱
深易伤感,屈于强力也太易悲叹
我应该学会仇恨
学会把痛苦化作愤怒的无言
但理智要我坚毅
感情却不免缠绵
尽管我当过士兵
却缺乏战士的刚健
当荣誉爱到玷污
当友谊和信任发生背叛
不要叹息
也不要对着命运发出责难
为什么不应当喷吐愤怒的火焰
感谢你
感谢你直到生命的终点
因为你选择了做一个平凡人的妻子
甘心与我共受磨难
自从我们同居
痛苦多于欢乐
生活的路途多云不平坦
感谢你的信任与同情
你了解我这样一个真实的共产党员
你作了巨大的牺牲
你无愧于战士之妻的勇敢
白发已悄然爬上两鬓
皱纹铭刻着苦难的忆念
青春不老
衰老的只是容颜
爱情啊,在风暴中经受考验
的确,我们是成人了
要坚定
要顽强
要永生永世地相爱着
向怀有恶意的生活宣战
(1971.9.11 重返京华,9.30 作于燕园)
告诉我,思想是什么
告诉我,思想是什么
告诉我,天上悠悠的云朵
是梦中的急雨,野马山丛中驰过
是海面的狂澜,月下春江的柔波
告诉我,思想是什科
告诉我,雨后虹霓的彩色
是草尖的珠露,短笛奏着牧歌
是燃烧的旗帜,山谷深处的微火
告诉我,思想是什么
告诉我,它是痛苦抑是欢乐
是拆磨心灵的正义,又青又涩的苦果
静夜酿造丰收,它是一架台灯的寂寞
告诉我,思想是什么
请你告诉我,解尽我久远的疑惑
什么时候开始,它带来阵痛
而人们却习惯了它的死亡的缄默
(1972.12.6 改毕于洪水峪)
附注:洪水峪是背景郊区门头沟一村庄,1972 年,谢冕带领北大 1972 级工农兵学院在此“开门办学”。
曼锦兰
每天清早,曼锦兰撩起裙子
来到澜沧江边挑水
她把红色的江水浇灌田园
于是,稻花香了十里,蛙声唱了十里
每天黄昏,山头的星星亮了
曼锦兰还在低头锄草
她把野草锄得干干净净
江边种了芭蕉,山坡种了橡胶
夜晚,九十九座竹楼都亮了银灯
曼锦兰在晾台上闪着幸福的眼睛
明天一早,她要插上最香的洛达亨
驾驶拖拉机去迎接黎明
澜沧江上绿色的孔雀
黎明城边绿色的宝石
曼锦兰穿一身绿色的裙衫
她跳着舞,挑一副丰收的箩担
(1973.11.3. 小勐仑)
沙查过河
落照满山时沙查过河
勐宽河为沙查壮行欢歌
他抚着猎枪,斜挎着黑色的筒帕
浪花在他脚下激起了旋涡
沙查前进的步履多么雄健
尽管河水的冲力想让他退却
这时节暮色从山上投了下来
他的背影只留下模糊的轮廓
无数的悬崖峭壁等他攀缘
还有莽莽的原始森林等他闯过
河水啊,别再为难年轻的队长
山寨里爱尼兄弟正焦急地把他盼着
他举起砍刀如金龙飞舞
荒山坡上开出了鲜花万朵
深山里他无数次搏击虎豹
沙查的猎枪喷吐着红色的焰火
落照满山时沙查过河
河岸上送别我心头火热
眼前匆匆远去的矫健身影
不正是一个民族在翻山过河
(1973.11.6 日小勐仑)
罗梭江上望月
罗梭江凝成了雪铺的路
勐仑坝是一只透明的湖
无边的丛林是无边的琼花玉树
哦!亮晶晶的全是那海底的珊瑚
湖浪在飘飞,细雨在翻舞
不,漫天滚动的是那银色的雾
远峰如浪,吊桥如舟
一切都在光波中微微飘浮
此岸,彼岸,梦境般恍惚
看身边的星星无声地流向远处
此时,唯有周围的虫鸣唱出了幽清
唯有曼扎小寨的竹筚唱出了无尽的肃穆
(1973.11.28 于勐腊)
赶 摆
澜沧江扬臂飞向了半空
化成这满街细雨的空蒙
欢乐的傣家人撑开千万面花伞
花伞下激起了吉祥的旋风
从白日借来朝霞、多彩的流云
从夜晚借来月色、闪亮的星辰
从常青的大地借来花果的香泽
组成了人间斑斓的飞虹
象脚鼓鼓动着飞腾的高升
锣催促着龙舟的跃进
当竹楼的灯光溢出了流波
沿江边有多少孔雀在静静地照影
干了又湿的是节日的衣裙
理了又乱的是斜簪缅桂的花鬓
薄暮的江边飘过来一朵彩云
那一副箩担走得多么轻盈
(1974 年 1 月 14 日深夜,作于京昆 32 次列车上,记 1973年除夕看西双 版纳文工团演出之《赶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