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五色》:散点铺陈,焦点凝眸
2025.11.28
翻阅苏阳的长篇小说《五色》,我确信她是深谙绘画技法的,不然她也不可能在《五色》中,巧妙融入“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艺术技法,让时代与人性相互映照、彼此成就,完成了一次对中国改革开放年代、对普通人生命史的深情书写。散点铺陈:铺展时代巨变的...
刘亮程《长命》:“钟声”唤醒记忆
2025.11.28
2025年9月,在《本巴》带给我的梦幻主义余温还未散去时,刘亮程又带来了他的新作《长命》。不同于《本巴》是口头文学的当代意义生成,《长命》写的则是一场“寻根之旅”,但这部新作仍然延续了刘亮程写作“半梦半醒”的风格。在《本巴》中,他通过流动的...
洛厄尔式的城市史诗——罗日新和他的长篇小说《钢的城》
2025.11.28
人类精神必须凌驾于技术之上。——爱因斯坦在我的书架上,摆放着三部书名相同但内容截然不同的书——《钢的城》。最早收到的是《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先生赠送我的同名诗集,出版于2014年12月;接着就是同城的知名企业家、作家罗日新先生赠送我的同名长...
文学写作是语言的回乡——刘亮程北京大学演讲录
2025.11.28
今天的讲课主题是“文学写作是语言的回乡”,结合我的生活经历、写作和作品漫谈我对语言的理解和想象。一 我抚摸到秋天这个词这十多年来,我在新疆天山脚下的菜籽沟村,收拾出一座废弃的老学校,改建成书院,在这里耕读、写作、养老。我有一间工具房,各种劳...
不确定的时刻如此迷人
2025.11.28
马丽或玛丽是南方某国际航空公司的高管,在南国的蓊绿和郁热中,人到中年的她时常陷入回忆:她想起大学时代跟随斯图尔特学习德语的情形,女孩子们一脸洁白地畅想未来,而她差点就对即将返回德国的老师表白成功;她想起大学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回到老家县城中...
目击道存,掠地飞行——杨献平诗歌综论
2025.11.28
写一篇杨献平的诗评是困难的,尽管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原因在于他太过复杂。他除了写诗,还写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方方面面,卓然成家。最麻烦的是,他有独树一帜的文学观念。他那些散见于各种体裁的文学思考,表述都极其清楚,内部却庞杂丰赡,大有“不确定...
“想象未经历的甘苦”——评苏宁《祝梦山》
2025.11.28
临近短篇小说《祝梦山》的尾声,“我”跟师母沟通了祝梦山之行,师母不同意师伯关于做小工“不被尊重”的看法,认为“人是不可以过度地想象和附会未经历的甘苦的”,主动选择“普通的生活”,也是人生的一种。从某种角度上看,小说写作,就是在“想象未经历的...
解谜、人性与现实:当代小说创作的悬疑化倾向
2025.11.28
悬疑叙事是指通过悬而未定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一种小说叙事方式,在先置悬念后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揭开谜底。在小说中增加悬疑感有助于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并满足其文学想象,是以此创作方法在小说创作中一直得到不断尝试。1930年代施蛰存在创作“新感觉派...
写那暗流涌动的过往——读洪放的《鹊桥会》
2025.11.28
洪放的短篇小说《鹊桥会》有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写一家公司的一次团建,组织者乐耶是这次团建的主导者,参与这次团建活动的,则有公司的老总和老总助理开若琳,还有其他员工。暗线则是写乐耶和开若琳多年前的感情经历。在这段过往中,开若琳有另一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