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就是造园人”
2025.04.20
张哲,1987年生于北京,小说见于《人民文学》《十月》等刊,有作品被《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小说集《共生的骨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共生的骨头》,张哲著,作家出版社,2023年3月我的写作确实呈现出某种背道而驰的状...
被误解是编辑的宿命?
2025.04.20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是聚焦伟大作家们的幕后推手,在众多知名作家访谈中,还有一些出版编辑访谈隐藏其中,他们的回答与作家与众不同,相互呼应,甚至观点相悖。近期,该子单元访谈首次结集推出中文版《巴黎评论·出版人访谈》,七位知名出版人的访谈内容不...
在乡土与AI之间探寻“新质”
2025.04.20
胡学文,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有生》等五部,中篇小说集《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命案高悬》等十九部。获鲁迅文学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孙犁文学奖、高晓声文学奖、鲁彦周文学奖、《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钟山》文学奖等金赫楠,就职于河北...
经典作家专刊——萧乾
2025.04.10
萧乾,原名萧秉乾(又萧炳乾),蒙古族,1910年1月生于北京,记者、作家、翻译家。1934年萧乾就读燕京大学新闻系时,在《我与文学》一文中道明他的写作理想是“通过新闻工作以达到文艺创作的目的”。1935年大学毕业后,萧乾先后在天津、上海、香...
邹汉明:探寻穆旦的文学人生
2025.04.10
穆旦是谁?我最初只知道他出生在天津,祖籍浙江海宁,本名查良铮,查家的良字辈。明清两代,查家是海宁的望族,出过不少中国文化史上卓有建树的人物。而最近一个大家都还记得的查氏俊杰正是良字辈的查良镛,笔名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这是很容易发生联想...
同时有两本传记出版,这位诗人为什么值得如此纪念?
2025.04.10
五四以降,在新文学铮铮作响的言说机器中,语言被发明为一种可疑的症候。生物学式的救亡图存的修辞术,压倒那些希望以语言的反复折射,玉成某种纯粹如水晶的“绝对诗”的学院修辞术。后者被视为颓废且孤芳自赏的室内文学,以技术遮掩母题,然而前者,往往却也...
饶翔:人生处处是闺怨
2025.03.25
付秀莹的文学创作发轫于“芳村”,从成名作《爱情到处流传》到新近的长篇小说力作《陌上》,芳村是她的文学故乡,是她独特的美学天地。在此之外,她近年的笔墨也多集中于北京这样一个异乡。从“芳村”到京城,随着时空的流转,付秀莹渐渐在她所得心应手的乡村...
王久辛:他们歌唱力量、智慧与创造
2025.03.25
一个行业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的蓬勃兴旺的景象,其实正是一个行业的精神风貌的展现。对于刚刚过去的2016年来说,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的形势一派大好。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国家电网公司的职工诗人,或曰工人诗人——一个久违了的称谓,正在声名鹊起...
杨庆祥:秩序的设置与不服从的本能
2025.03.25
在读到彭扬的《故事星球》( 《人民文学》 2017年第4期头条)的时候,我正好读过了刘宇昆的科幻小说《思维的形状》 ,那是一个充满了创意和奇思妙想的科幻小说,里面关于外星球的故事、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缺陷,深刻而又圆融。然后,当...